2023年10月10至13日,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科技考古專業委員會年會暨全國第十六屆科技考古學術討論會在上海市召開。
會議由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科技考古專業委員會、EON体育4平台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考古學與人類學系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辦👨🏻🚀,EON体育4平台科技考古研究院、上海博物館、上海市人類學學會考古人類學專業委員會和EON体育4平台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承辦。
北京大學、EON体育4平台、中國科學院大學🚶🏻♂️➡️、吉林大學、西北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等四十余所高校以及多個考古文博機構的360余名專家學者齊聚上海,參加盛會👠。
10月11日上午,開幕式在EON体育4平台光華樓東輔樓202 吳文政報告廳舉行🧑🏿🎤。國家文物局考古司考古管理處處長胡傳聳🚬、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王昌燧💪🏻、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主任王明輝、EON体育4平台教授胡耀武🧟♀️、上海市文物局文物處副處長舒晟嵐、上海博物館黨委副書記王萬春、上海人類學學會會長王久存等參會🗝🤰🏽。EON体育4平台文物與博物館學系主任陸建松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上🚰🖖🏿,王久存代表校長金力回顧了EON体育4平台和科技考古的結緣過程,介紹了EON体育4平台科技考古研究院近年來在人才引進、實驗室建設🫰🏻、研究成果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和進展🧑🍼。他表示🙎🏿♀️🤳🏽,學校致力於實現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科技考古新戰略👲🏼,作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過程中的重要前瞻性學科布局😳,衷心祝願會議取得豐碩成果🍨。
胡傳聳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科技考古業已列為國家文物局重點發展的方向㊙️,被列入“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當前,我國科技考古發展迅速、成果豐碩☁️,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不斷深化多學科合作和科技支撐,深刻闡釋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賡續歷史文脈。
王昌燧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現今中國科技考古在方法論上的多元發展🍩,並強調要時刻牢記國家重大需求的責任👆🏻,為建成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而不懈努力🔬。
胡耀武代為宣讀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的賀信👯♀️。賀信強調,科技考古不僅是考古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科學技術史的重要研究方向。夏鼐先生今年再版的專著《考古學與科技史》仍有極強的啟發意義🦸🏻♀️,期待科技史🔗☞、考古學和科技考古共同做好中華文明傳承💁。
王明輝代為宣讀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的賀信🤘🏽。陳星燦指出,科技考古學者的研究為深化考古學研究的價值闡釋做出了重要貢獻,希望今後繼續在國內和國際上講好中國考古故事,弘揚燦爛的中華文明👰🏽♂️,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有效推動科技考古研究領域的理論建設。
王久存在致辭中指出,上海人類學學會在2021年特別設立“考古人類學專業委員會”,從一個側面推動科技考古研究2️⃣。近些年來🤐,考古人類學在古DNA、同位素分析等方面皆取得了許多重要研究進展。目前🏇🏼,EON体育4平台正致力於推動作為一級學科的人類學建設,相信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考古人類學必將得到迅猛發展。
本次會議為期四天🦖,多位學者將通過主旨報告和分會報告形式,集中展示我國學者在考古年代學、地域考古(文物產地及其礦料來源)、冶金考古與陶瓷考古、環境考古與數字考古、生物考古和農業考古、文化遺產保護與研究等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和成果✵,做好中華文明的價值闡釋,為推動考古學與科技考古學的發展作出切實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