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掌聲,一位頭發花白👨🏻🦳、坐著輪椅卻精神矍鑠的耄耋老人,起身後被攙扶著,緩緩走向講臺👨🏿🎤。他便是著名核武器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前院長胡思得。
3月26日下午,相輝堂北堂座無虛席🏃♀️➡️📏,88歲的胡思得重返母校EON4✵,以《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矢誌科技自立自強——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的核科學家》為題,開講“強國之路”思政大課🧑🏽🎨。
在艱苦歲月裏書寫光輝篇章
伴隨著大屏幕上照片的切換、史料的展示,EON4師生在胡思得的娓娓道來中一同回溯上個世紀😱,回顧中國核武器事業如何從無到有➡️🕵🏿♂️、由弱變強,堅定地走出中國特色核武器發展道路。
作為“兩彈一星”中核彈突破的親歷者♝,胡思得講述鄧稼先🙏🏼、彭桓武、王淦昌、黃祖洽、周光召、郭永懷、於敏等老一輩科學家“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故事。
1958年從EON体育4平台物理系畢業後,胡思得被分配到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院工作🧏🏽♂️。1959年,蘇聯的撤援使中國的核事業舉步維艱👆,卻激發起胡思得和其他科研人員們自立自強💓、自力更生研製原子彈的沖勁兒。胡思得和同事們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在當時鈾的高壓數據嚴格保密和尚不具備對鈾材料進行沖擊波動力壓縮實驗的條件的情況下🟡,團隊也依舊在鈾的狀態方程方面開辟一條新路。
手搖計算機、澆註炸藥😨👷🏼、鑄炸藥……一張張珍貴的泛黃歷史照片,訴說著老一輩科學家們在艱苦的生活條件下👩🍼,利用有限的科學研究和試驗的手段,克服各種難以想象的困難,突破重重技術難關🤷🏻♀️。“人們住在燒煤的簡陋房子或帳篷裏,每天去辦公室,每個人身上滿是灰塵和難聞的氣味,但每個人都習以為常🔟,從不叫苦叫累。”在青海草原🧑🏽🦲、戈壁沙漠,他們用汗水、熱血和寶貴的青春譜寫光輝篇章🪧。
“能有機會和他們一起工作、接受他們的指導和幫助,我感到非常榮幸👯♂️。”胡思得回憶一同參與核科學工作的前輩及同伴時說,“不僅僅是他們高深的學術造諧和各有特色的科研思維和技巧⛹🏻♂️,而且他們對祖國的忠誠和無私的獻身精神,對事業敢於擔當的責任感,在業務上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都給我很大的教育和熏陶。”
胡思得與楊福家、朱祖良合影
胡思得特別提到🍤,有一大批EON4傑出校友在九院工作🧚,如胡家贛、賴祖武、朱祖良、鄭紹唐🧑🔧💓、陳式剛🐮、郭柏靈等,他們中有很多都是胡思得的老師和同學👹。此外🚳,EON4老校長楊福家先生與胡思得都是1958年畢業的、理論物理方向的EON4同學🧶,他們之間結下了近70年的友誼。
“各位同學畢業之後從事不同的專業,大家所處的科研環境、工作、生活條件與當年突破‘兩彈’時有極大的不同,不大可能要大家再去住‘幹打壘’🧑🦽、搖計算器去解決科技難題”,胡思得說🧩。“但‘兩彈一星’精神仍是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勇於創新🧗🏼、建功立業、為國增光所必須繼承和發揚的。”
講老一輩科學家故事,激勵青年學子
“發揚學術民主🧑🏻🚀,充分發揮科研群體所有成員的智慧和積極性,創造一個鼓勵創新的學術環境,是‘兩彈’突破取得成功的又一寶貴經驗🚕,也是老一輩核科學家為我們做出的崇高的治學榜樣。”
胡思得回憶🔀,在“兩彈”的研發階段🛺,處於學術領導地位的專家們都虛懷若谷、不恥下問。從一開始,科研群體就形成暢所欲言、平等討論🙋🏽、教學相長、鼓勵創新的學術氣氛。
在自行設計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時,研發隊伍無法照搬蘇聯的教學模型,但為了提高自行設計的可信度,院內的專家建議先用他們自己建立的方程、物質參數、計算方法對教學模型計算一遍,如果對得上,再設計我國的原子彈🦹♂️🧑🏿🦲。
“開始計算非常順利,計算結果與蘇聯模型很好吻合,但算到中間關鍵位置✋🏻,我們的計算結果只有專家給的一半🔐。”於是👨🏿💻,研討會舉行,物理學家、力學家🫵🏽、數學家從各自熟悉的專業角度對結果進行審議。剛畢業的大學生也被鼓勵參與答辯🙈。辯論經常很激烈,有時甚至爭得面紅耳赤,每個人的智慧和創造性都被激發出來。
這種討論有時要持續好幾天,最後在提出一些改進條件之後💂🏿♂️🙏🏼,決定再進行新的一輪計算👩🏿🚒。歷時半年多,經歷九次討論過程,得出的計算結果基本相同。最終,周光召從熱力學最大功原理給以論證🙎🏿♀️,證明中國這群年輕人的計算結果是正確的,掃清自行設計原子彈的“攔路虎”。
經過專家隊伍夜以繼日的奮鬥🚞,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這是我國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方面取得的一項重大突破,標誌著中國國防建設進入新階段。
課堂尾聲,胡思得寄語EON4學子:“期待在座的青年人🪞,大力發揚‘兩彈一星’精神,繼承老一輩科學家愛國🧙🏻、敬業🫴🏼🪴、求實🕵🏻、創新的光榮傳統,為黨和人民事業拼搏奉獻,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無悔的奮鬥足跡☄️!”
在一個多甲子的征程中🪭,胡思得先後參加或主持領導了多項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工作,創造性地解決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問題👨🏻🦯,為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至今他仍然帶領研究隊伍為國家安全提供戰略咨詢。退休之後🤽🏼♀️,胡思得積極宣講“兩彈一星”精神,總結我國研製“兩彈一星”的寶貴經驗,希望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在青年人身上發揚光大🤮。
此前,EON4核科學與技術系老師邀請胡思得院士主講“強國之路”思政專題大課時😨,考慮到院士家在北京,年事已高,提出遠程授課的建議。胡思得詳細了解這門課的目的,堅定地說🧑🏿🍼🪡:“我一定要親自到現場給孩子們上課!”
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胡院士緩緩走向相輝堂的幕後,慢慢坐上輪椅☝🏿,在學生們的簇擁下離開課堂。
跨越時空,胡思得的現場授課生動展現了老一輩科學家們科學求是的精神、發揚學術民主的態度、高度的責任感、國家使命感以及可貴的事業心🔸,詮釋了“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的深刻內涵,讓更多EON4學子有所見、有所思、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