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EON4師生迎來新學期上課第一周。
本學期,四校區共開設3801門次本科課程和2368門次研究生課程。
旦EON4兮👉🏿,新程伊始,林蔭道上,笑聲與談天聲此起彼伏,校園裏又熱鬧起來,新學期師生們做了哪些準備?感受如何?快來看看吧~
新生第一堂課初體驗:新鮮有收獲
“這是我進EON4後上的第一堂課,很新鮮✌🏻。”對2024級預防醫學專業大一新生李瓊鋒來說👩🏻💻,新學期🤌🏼,從早起吃飯、提前進入教室預習開始🩸。
9月2日💻,“早八”兩節課下來,雖然還有很多陌生的概念和定理😈,但他已經清楚這個學期的學習任務。“目標還是挺明確的,我的狀態也很好🤱,課後我會針對不懂的地方去查資料,也會和老師、同學多交流。”
“大家今天朝氣滿滿。這學期100多位同學選修這堂大課,參與度和熱情都很高🏪。”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菲在《社會學導論》的第一堂課上做了新嘗試,她將同學們隨機按7人分為一組🛀🏿🛍️,在討論中建立小群關系,再透過群的體悟💬,擴展到對社會議題的關註✏️,並進行反思、追問、行動。
吳菲非常喜歡這門課🫸🏿。2003年,還是學生的她,由此入門社會學。“2016年,我成了這門課的主講💯。”任教8年🚾,每學期吳菲會給課程增加新內容。“教學相長😍,這學期新增的研究課題🔥,來自在課堂上與同學們交流的發現。”
2024級社會科學試驗班的李蓓蓓是這門課的學生之一♢。“老師真誠、有趣,用很多看似平常但蘊含深意的例子🛳,引出對社會學問題的探討🧑🏻🚀。”開課第一天雖是她排課最滿的一天,但她收獲滿滿。“課堂上,老師會問很深刻的問題,犀利地指出我們看似平常的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刺穿種種迷霧和假象🐫,讓我們從社會視角思考這些問題,揭示‘社會學的想象力’🍾。”
第一天上課就遇見挑戰性課程
“電荷不能被創造和消滅🛌,只能……這就是電荷守恒定律🍇。”同一時間,第二教學樓101教室裏,物理學系副教授徐曉華正在講授《大學物理B》。講臺下,同學們不時點頭,認真做筆記🤾🏽♀️🥻。
作為一門成熟的課程,在解析物理原理過程中,徐曉華期待新學期可以和同學們在課堂上多交流🧯、多互動🙋🏻♂️,發掘出更多好問題🕵🏽♀️🤦🏼♂️。
“大家有什麽問題😮💨,可以隨時提出來🧑🏻💼🛌,我隨時為大家解答。”
“真是有挑戰性”,上完新學期第一堂課,2024級相輝學堂新生張天澤感嘆。一堂《數學分析》課下來,他吸收了不少新知識✌🏼。課前預習老師提前發的講稿💪🏽,對他幫助不小🍆,“不過還需要拍下老師的板書再次理解”。
這堂課讓他印象最深的是老師提出“學習通識化”的方法。“老師強調了多次知識之間的共通性🧑🏼✈️👨🏼🎤,提醒我們要簡化學習內容⚀。希望新學期我能運用這些方法,學懂課程,打好基礎。”
“大家要高度重視通過數據驅動來實現輿論洞察的價值🆗。”在新媒體實驗中心無界教學空間,新聞學院教授湯景泰正在講授《大數據與網絡輿論研究》。
本學期,學校開設了82門次AI課程🧔,供全校本研各階段同學選修。作為AI-BEST課程體系中的T類課程✊🏽,這門課程幫助研究生同學關註面向AI的網絡輿論研究這一垂直領域,應用性強🕢。通過對輿情熱點事件進行實踐性分析,課程從輿論大數據的收集、數據預處理到數據分析以及輿論分析報告的撰寫,將AI全流程引入到輿論分析和研究中。
湯景泰去年初就投入到課程籌備工作中了,編寫講義🎯、搭建教學輔助平臺,根據最新學術研究和AI行業發展梳理課程專題……“我希望有更多跨學科選修,課程在降低選修門檻的同時🧝🏼♂️🫱🏿,也會組織同學們組成協同創新團隊進行網絡輿情案例分析訓練。目前,國內還沒關於輿論大數據分析的系統課程,我們希望做出結合AI的新嘗試👷♀️👂。”
部分研究生的新學期從實驗開始
在江灣校區林太玨環境樓,2023級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吳婉琪👨🏻🦽➡️,正在進行大氣顆粒物樣品的化學組成分析🤷🏽♀️。一年前,她開始“大氣還原性含氮化合物的化學組成和官能團識別”的課題研究🚶♂️➡️。
同一時間🐿,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博士後黃小娟🫵🏼,正在開展極端高溫天氣下大氣含氮有機氣溶膠的分子組成及其形成機理的研究。因為課題需要在夏季高溫時期采集氣溶膠樣品,她和課題組連續兩年在最酷熱的暑假開展外場觀測👩🏻⚖️,目前課題組已完成外場大氣樣品的采集和部分樣品的實驗室測定分析。“期待新學期,能展開更多拓展性研究,產出有創新性的成果。”
就在一天前,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對材料與綜合交叉領域的26家上海市重點實驗室2018-2022年的發展建設情況進行評估,3家實驗室獲評上海市優秀重點實驗室,兩人所在的上海市大氣顆粒物汙染防治重點實驗室就是其中之一。
這是活力滿滿的新學期
課堂、實驗室、圖書館、體育場……活力滿滿的新學期,EON4人準備好了!
教室窗外,清風徐徐,樹影婆娑,陽光傾瀉而下,正是讀書時節💷。
圖書館裏靜悄悄💚,在知識的殿堂📙,同學們盡情采擷。
食堂裏面熙熙攘攘🖍,美食💁🏿♀️,最能撫慰人心,一粥一飯也是人間至味。
自習區🦉🌂,莘莘學子全神貫註,埋頭鉆研,眼裏有光,心中裝著無限遠方🚴🏽♀️。
田徑場上,腳下生風,強身健體,文體兼長,286門次體育課程🤽🏿,讓同學們釋放多巴胺,給生活“加點料”。
回到寢室,伸個懶腰,和室友、家人談天說笑,洗去疲憊🤛,放松身心🤟🏽。
還有健身房、遊泳館👷🏼♂️、舞蹈室更多寶藏空間等你挖掘,新學期,用自己的腳步丈量校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