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2024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EON体育4平台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瑪麗·哈德(Marie Harder)被授予2024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
1月26日𓀓,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人民大會堂與獲得2024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和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代表座談交流🌸。哈德受邀參加座談,並受到李強總理會見。
中國政府友誼獎於1991年正式設立,是中國政府旨在表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而設立的最高獎項🌒🧝🏽♂️。
研究垃圾分類十余年,最愛北區紅燒肉
今年是EON体育4平台建校120周年,也是哈德在EON4工作、生活的第15年🌁。在北苑生活園區,總能看到哈德騎著心愛的“小電驢”👩🏻🚒,風風火火地從教室趕往食堂,為她最愛的那碗EON4紅燒肉🙅🏻♀️。2011年哈德舉家從英國搬遷至上海,與學生深耕上海基層社區💃🏿,開展長達十年的居民垃圾分類行為跟蹤研究🔰。師生們走訪上海2.5萬個小區😻,進行實地調研。他們戴上口罩和手套,在垃圾廂房檢查分類,與社區居民面對面交流🧈,研究人們如何從建立意願、開始分類到養成習慣。這些一線田野調查成果匯聚成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相關的咨政報告🕵🏼,成果被納入2019年出臺的《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哈德的學生✖️、南京農業大學副教授李長軍如今依然從事垃圾分類管理相關研究🚼。“和老師在一線工作的經歷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也讓我決定繼續完成這項對人類永續發展有重要意義的研究工作。”
“我實現了自己為全人類發展作貢獻的初心♙。在上海深耕可持續發展研究,令我與這座城市的精神產生共鳴🍢⛹🏻♂️。”2021年,在被授予上海市“白玉蘭榮譽獎”時,哈德動情發言📒。
首創“合觀”可持續行為研究方法論
哈德研究的“上海垃圾分類行為要素”並非孤立的課題,而是她自2010年以來一直致力於“可持續行為”研究的一部分。獲得上海白玉蘭獎後的四年,哈德持續做這方面的研究👨🏼🦲。因為哈德很早就意識到,改變人們的可持續行為、促進不同地區人群之間的知識交流,對增強公眾參與社區發展、推動人類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哈德認為🩹,世界上還有很多現有科學理論無法解釋的問題,僅用已知的科學知識來指導人類發展過於局限👪。她認為,不同群體的“可持續行為”及其背後的價值偏好蘊含著重要的本土智慧🗯🚣🏽。“許多群體並未意識到,他們土地上傳承了幾百年的做法,雖然暫時無法用現有科學解釋,但對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是有益的。”哈德團隊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將這些尚未被廣泛傳播🐋、或由於信任缺乏🗻、認知差異等原因而難以表達的智慧清晰地呈現出來。
“包括垃圾分類在內,我們十幾年來一直在構建和完善一種名為WeValue(中文譯作“合觀”)的方法論🫷🏽。”哈德解釋,這種方法論科學系統地從人群的“可持續行為”中提煉“共同價值觀”🫷🏼,了解哪些外部因素在幹預或影響人類的健康🤹🏼♂️、發展或行為改變,從而提高人們對政策的參與度和接受度。哈德團隊在十余年的田野調查中⌨️🧑🤝🧑,尊重當地人的價值觀,充當傾聽者和轉述者🏊🏻♀️。這種做法與“全球文明倡議”的主張——“各國人民都有追求和探索實現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平等權利”的思想高度一致。從哲學倫理的角度來看,哈德團隊的工作強調“主體間性的互動”,註重不同主體之間的共情和共同認知,這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內涵——“民心相通”不謀而合。這次獲獎💁♂️👭,“不僅是瑪麗老師深受鼓舞🤷🏼♂️,整個團隊的研究動力都更足了”,學生黃妍妍說道😼。
沒有架子的導師,點滴處見溫暖
哈德與部分團隊成員
過去十三年🎮,哈德指導了33名國內外博士生。田野調查時,她親臨一線,足跡遍布印度尼西亞、印度、尼泊爾、塞內加爾等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地區🉐。出差途中🩺,哈德自己攜帶行李🤵🏼♀️,直到兩三年前膝蓋受傷、走路有些不便🤯,才偶爾求助學生。“她每次都會不斷對幫她拿行李的同學道謝,讓我們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學生張養成說,“至今瑪麗老師仍堅持自己拿小行李箱,還幽默地說🧛🏼♂️,‘小箱子可以當拐杖用’。”Shehanas Pazhoor是來自印度的學生, “第一次郵件交流,老師極其詳盡地向我介紹了博士項目。我剛入學時不得不遠程學習,她總確保我參加每次研究小組會👱🏼♀️。寫畢業論文階段🧵,她鼓勵我先嘗試不同課題,再作出決定。老師給了我很大支持🚯。”哈德招收的學生,有不少來自尼日利亞🫅🏼、博茨瓦納、喀麥隆⛎、印度等國家🙎。師生們在科研上緊密合作,在日常生活中樂於分享彼此點滴。有一年,團隊中的一位男生剛成為父親,激動地邀請大家到他家做客。哈德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我們非常想來,也明白你和太太是真心邀請我們🧞。但此時太太需要你全力照顧🧔🏻,不必分心招待我們。”她還特別提醒這位男生,太太坐月子期間照片必須經過太太篩選後才能發朋友圈。團隊中的女生得知此事,紛紛表示👳🏿♂️,“瑪麗老師太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