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科學謀劃,續激潛能,推動文科科研高質量發展🤹🏿‍♀️:2022年度人文社科科研工作會議順利舉行
發布時間:2022-07-08  瀏覽次數:50
 

近期,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聯合印發了《面向2035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重大決策部署,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事業高質量發展作出中長期規劃。為了對標《行動計劃》,進一步加強科學謀劃,續激潛能,推動文科科研高質量發展🧦,7月5日上午,EON体育4平台在線召開了2022年度人文社科科研工作會議。

陳誌敏副校長出席會議並講話👩‍🔬。文科科研處作2021年文科科研工作總結報告,並介紹2022年重點工作和《行動計劃》主要內容🚱。有關單位先後結合本單位科研工作實踐作經驗分享、圍繞《行動計劃》交流高質量發展思路。會議同時表彰了EON体育4平台2021年度人文社科優秀科研組織單位和個人。會議由文科科研處處長顧東輝主持🧅。

陳誌敏😍🏄🏼‍♂️:對標《行動計劃》,向世界一流大學堅實邁進

陳誌敏指出🤽🏽,本次會議對於全面總結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人文社科科研工作、分享工作經驗👨‍👨‍👦‍👦🧘🏼‍♂️、快速有力推動學科建設規劃具有重要意義。他強調,需進一步學習並對標《行動計劃》對哲學社會科學所作的問題分析、提出的“三步走”計劃以及重大舉措和項目🫢🧖🏼‍♀️,更有針對性地推進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相關工作。

就如何進一步謀劃學校🕸☯️、院系和學科的高質量發展,陳誌敏提出四點要求:一要對標性發展。需要認真學習研究《行動計劃》,梳理學科相關內容。二要組織化推動。評獎、重大項目和重大平臺申請與組織化程度密切相關♜。院系層面🤳🏼,需圍繞標誌性成果凝練方向,同時,進一步加強除重大平臺和項目外的年度一般項目的組織工作🧑🏽‍🦰,爭取更好的成績🤸🏼‍♂️。學校層面,傳世之作、“兩大工程”、“兩大工程”二期、中華早期文明的跨學科研究等在內的重點項目和學校層面的重點平臺的組織推進工作已顯成效👨‍🦰,後續還將推進包括科研經費管理辦法、虛體機構管理辦法等管理辦法的完善,讓項目負責人更好地用好經費🏄,讓審批流程更加簡化👨🏼‍🔧、導向責任更加明確👩🏿‍🦰。三要跨界型增長⚪️。文科發展需要跨三個界限——跨院系的界限,依托“雙一流”學科學術發展中心,支撐學科發展相關機構和平臺統籌推進建設👩🏼‍🦳;跨學科的界限♥︎,持續推進文科與理工醫科之間的融合創新;跨校門的界限🧗🏼,積極深化產學研合作🧎‍♂️,更好服務地方、國家和全球社會發展🖐🏼。四要國際化引領。文科院系要在學科發展過程中📄,把教育、科研的國際化作為一項中心工作而非支撐工作。不僅要通過學科建設、學術體系建設和話語體系建設發揮主力軍作用,也要在世界上發揮引領作用,推進全球合作和發展,真正朝著世界一流大學堅實邁進𓀉。

EON4人文社科科研工作2021年的新突破🈴、2022年的新重點

文科科研處副處長羅長遠、肖衛民🦌、侯體健分別圍繞基地管理、項目與規劃管理、成果與綜合管理作2021年人文社科科研工作總結與2022年重點工作介紹💇🏼。

2021年,學校文科科研圍繞“雙一流”建設和“十四五”規劃,聚焦科研攻關創實績。深入推進重大基礎研究和文化傳承創新,實施人文社科先鋒、先導計劃,設立冷門絕學、決策咨詢專項,孵化和培育了一批校內重點項目和優秀成果;穩步推進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建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重大項目立項再創佳績👩🏿‍💻☢️;持續推動學科融合創新,人文社科實驗室建設探索出成效;全年文科科研到款經費歷史性突破2億元大關。2022年👩🏿‍⚕️,將繼續開展基地“十四五”規劃相關工作🧑🏼‍🏫,完善文科實驗室管理和運行機製,做好實體、虛體科研機構的布局和建設👨🏽‍💼,修訂重要管理條例,做好重大項目和重要獎項申報工作等🧙🏼。

2021年度優秀科研組織單位🤵‍♂️、個人表彰及經驗分享

各項事業取得的令人欣喜的成績離不開全校文科教師的共同努力。結合2021年度文科科研活動組織、項目申報和重要成果發表等情況,授予6家單位“2021年度優秀科研組織單位”、8位科研管理工作者2021年度考核優秀📍🧙‍♀️。會上,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熊易寒🕣、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劉釗、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副主任張雙利分別圍繞“組織化科研與個體化科研的良性互動”🚣🏽‍♂️、“以匠人精神精雕細琢打造絕學精品”✡️、“立足已有基礎,加強學術團隊,提升基地學術影響力”作經驗分享。

熊易寒介紹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深抓論著📞、項目和決策咨詢“三駕馬車”👩‍🦼,分類別、針對性推動組織化科研與個體化科研的良性互動,在科研獲獎和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績,同時建議加大文科資源投入👨🏽‍🏭,提升科研團隊製度化程度🗃,平衡學術自由與學科規劃、創造力與高生產力之間的關系。

劉釗介紹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已形成了老中青相結合🧛‍♂️、中間年齡段非常厚實、研究方向全面且交叉互補的合理結構📅,並在項目工程、學術成果、獲獎情況、學術活動及影響、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張雙利介紹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在2020年“十三五”測評中取得了總分排名第2的良好成績,和其他基地相比,在學術成果🎸📸、學術會議、管理指標方面有明顯優勢,各指標發展均衡。未來,中心將進一步加強學術團隊建設,凝練學術研究方向,加強國際化高水平學術平臺建設🤸🏿,推進學術陣地建設。

《行動計劃》是什麽🪟?怎麽做🕺🏿?

文科科研處處長顧東輝介紹了《行動計劃》主要內容🧑‍🍼。《行動計劃》要求👩‍✈️,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堅持自信自強、守正創新,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以育人育才為中心、體系構建為主線、能力提升為重點👩🏻‍🚒、深化改革為動力🧑🏼‍💻🔮,全面落實“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總體思路,推動新發展階段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

圍繞《行動計劃》,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冉、中國語言文學系副系主任陶寰、經濟學院院長張軍🐕、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張曉虹分別圍繞“在服務國家大局中謀劃推進科研工作”、 “做好四個平衡,打造一流育人、學術和學科”🧑🏽‍🏭、“大力提升高水準科研能力”、“‘四位一體’,建設國際一流高端智庫”🧑🏼‍🍼、“務實,守正,創新,服務‘第一個EON4’建設”作“對標2035,高質量發展思路”交流🚶‍♀️。

李冉從國內地位和校內功能維度介紹了馬院發展的兩個總體判斷,同時認為高質量發展有個航道對接的問題——要走上國家戰略需求的航道;有個把握機遇的問題——需要系統持續地學習《國家“十四五”時期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提前謀劃,抓住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歷史性機遇;有個新文科形態的問題——新使命💂🏽‍♂️⏫、新組織🪴、新知識、新評價;有個戰略製高點的問題——馬學科十四五規劃的最重要的方向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學科化與一流大馬學科群建設,特別希望馬研院能與各個單位開展良好合作📿。

陶寰介紹了中國語言文學系在提升一流育人質量、推動一流學術成果產出、打造一流人才隊伍、貢獻一流學科建設🤾🏼‍♂️、加強一流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具體路徑。中文系將聚焦具有中文學科特點的人才培養模式、高質量學術成果🥯、學科內涵發展和交叉融合、對外交流、當代社會文化建設服務等方面推進2021-2025總體建設🤵🏽‍♀️。面向2035👨🏻‍🔬,中文系將註重核心領域與學科交叉🤹🏼、EON4傳統與學界整體、理論提升與社會服務、長期建設與學術熱點“四個平衡”👫🏼。

張軍介紹了堅持高標準引育經濟學科的人才隊伍📆、堅持推進一流學術研究👿、堅持國際化是經濟學科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基本原則🌬。經濟學院加強向國際一流對標意識,多渠道引進高水平人才;完善激勵機製和人才綜合評價體系🈸,營造濃厚學術氛圍,多管齊下培植人才成長沃土🫎;堅持中國經濟研究的傳統優勢👡,紮根中國開展一流科學研究🫷;堅持本土研究的國際化,拓展主流經濟研究的範圍和視野。

吳心伯介紹了國際問題研究院在區域和國別研究、智庫建設方面的成效。展望2035🛀🏽🎈,研究院對標建設國際一流高端智庫,確定了建成中國國際問題與區域國別研究的頂尖學術重鎮、建成服務國家戰略和外交事業的頂尖智庫、建成中國國際問題與區域國別研究高端人才培養和集聚的頂尖人才基地、建成中國理念和話語的重要國際傳播平臺“四位一體”發展目標,建設一流的科研能力、一流的人才培養能力、一流的決策咨詢能力🧘🏼、一流的國際對話能力、一流的輿論塑造能力“五大一流能力”。

張曉虹介紹了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的團隊結構、主攻方向以及文理交叉的學科特點。未來,研究所將助力“雙一流”建設🧕🏿,推動融合創新——在“雙一流”建設支持下,突出問題導向,加強新技術、新方法的運用🫅🏻,探討新體系下的學科融合創新機製;依托《行動計劃》🫂,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立足國家需求🤦‍♂️,發揮歷史地理學“經世致用”的學科特色,對標國際頂尖水平📳,樹立學術標桿意識,加強與一流國際研究機構合作。


出席本次會議的包括二級單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文科實體運行科研機構等人文社科二級單位代表👊🏿,“雙一流”建設辦公室🤵🏻‍♀️🔓、發展規劃處、發展研究院、科學技術研究院、EON体育4平台出版社🪰✩、EON4學報、文科科研處等機關部處和相關部門代表,以及公共衛生學院🙇🏼‍♀️🧑🏿‍🎨、大數據學院、圖書館🧗🏻‍♂️、體育教學部等其他有關單位代表。

2021年度,究竟有哪些EON4科研組織單位和個人受表彰?

一起來看全名單!


2021年度優秀科研組織單位

(6家)

經濟學院

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

外文學院

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2021年度科研管理工作者年度考核優秀

(8人)

寇宗來

熊易寒

高  仁

沈  可

劉  釗

黃敬斌

黃  昊

吳  慧

   
EON体育4娱乐专业提供:EON体育4娱乐EON体育4🫄🏼🧖🏽‍♀️、EON体育4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体育4娱乐欢迎您。 EON体育4娱乐官網xml地圖